查看原文
其他

蒙草生态:用大数据修复生态的独角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野马财经 Author 徐悦邦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生态资本论


「生态资本论,资本视角看生态」



说起大数据,人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如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华为、浪潮、中兴等国内领军企业,涵盖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可视化及数据安全等领域。除此之外,在生态修复领域,大数据的作用正在日渐显著。蒙草生态(300355.SZ),正在成为生态修复领域的“先行者”。

这家内蒙古大草原走出来的生态企业,致力于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依托乔、灌、草等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储备,并在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指挥下,遵循“先数据、后配方、再修复”的模式,进行生态修复。

种质资源储备,蒙草生态的根基

在蒙草生态的业务体系中,种质资源储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为其生态修复提供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蒙草生态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样本。

(图为蒙草生态的种质资源库——“小草诺亚方舟”)

(图为在蒙草生态的草博馆中,蒙草生态执行总裁高俊刚在介绍公司业务情况)

20多年来,蒙草生态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把各个生态类型区能抗寒、抗旱、耐盐碱等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采集回来,送到实验室、资源圃里驯化,“优胜略汰,优中选优”,批量繁殖、育种后,再让它们回到广阔的天地间发挥效用。

蒙草生态已先后在内蒙古、京津冀地区、宁夏、西藏、陕西、青海等地设立10多个专项研究机构及相应的种质资源库,涵盖抗旱植物、耐寒植物、草原生态、盐碱地改良、矿山修复等内容。

目前,保存到蒙草种质资源库——“小草诺亚方舟”中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近2000余种、植物标本3万余份、土样40万余份;这些种质资源相关信息,均已收录到蒙草生态大数据平台中。平台中储存水、土、气、草、畜等生态基础信息多达几十万份,已收录到各地乡土植物种质资源2.7万余种;其中,有160余种乡土植物已应用到各生态类型区的生态修复项目中。

(蒙草草博馆中,各类植物标本为植物辨识、采集地研究提供基础样本)

将种质资源储备之后,如何应用也是蒙草生态的重要课题之一。蒙草生态方面介绍,其尝试乡土植物“引种—驯化—储存—育繁—生产—推广”的一体化产业链模式,进而打造出能够生产生态修复种苗产品、生态包、植生毯产品等的自动化、智能化植物工厂。

(“育繁”是建立种质资源库的重要一步)

    建立在生态大数据基础上的生态修复

蒙草生态方面介绍,公司倡导的生态修复模式依靠大数据指挥,提高修复精准度及适地性,满足“一地一方案”的定制化需求,是业内技术的重要攻坚方向,同时也是蒙草的优势所在。可以提供实时监控,防止生态退化后再修复,做到随时繁育,随时修复。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处的呼和塔拉草原,占地面积16000余亩,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影响,呼和塔拉草原的生态遭到破坏,变成了砂石遍地的荒滩。

(图为呼和塔拉草原修复前实景)

2012年,蒙草生态开始修复这片草原,修复理念是尊重自然规律、模拟天然草原,结合天然草地改良与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进行人工干预下的自然修复。

蒙草生态的工作人员透露,修复专家们首先从生态大数据平台中调取该地区的生态数据资料,并追溯20-50年前这里生长过的原生植物,分析搭配群落、探寻生态演变的规律,再选择配比适合该地区生长的乡土植物,进行科学的建植和管理,从2000亩的试验推广到20000亩的系统修复。

经过3年时间,这里成为一片百花盛开的天然草地,重现了绿草茵茵的美景,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图为呼和塔拉草原修复后实景)

据了解,修复后的呼和塔拉草原上,植物从播种时的20余种恢复到50多种,干草产量、年固碳量、年释氧量等关键监测数据总体提高近12倍。实现“自愈”后的草原不只有植物群落,更有菌群、蝴蝶、蜜蜂、蚂蚁、蚯蚓、野兔等,形成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和谐发展的动态、可持续生态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蒙草生态的生态修复正在发挥大数据在精准生态修复方面的作用,从项目营销、规划设计、施工方案、生态包、技术指导、智能化管护、工程监测等方面提供指导。

(图为蒙草生态的大数据指挥中心)

蒙草生态方面介绍,生态设计方案中,动植物适应区、生态本底数据、生态红线预警、30年遥感变化等多位数据追溯生态历史,提供符合生态规律的设计方案支撑。

生态包配方中,根据锁定区域水土气生境的历史变化,原生植物和推荐修复植物内容,结合历史生态包使用效果追溯,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产出适地适种的优质生态包产品配比,优化成本、提高效率。

生态建设项目中,大数据平台提供修复前的生态本底信息,提供修复中的技术指导和施工方案推荐,提供修复后的效果评估和动态监测,客观真实地体现工程质量,推动业务落地和产业发展。

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曾表示,生态大数据涉及生态修复、农林牧草渔等完整产业链的过程数据,如育种、播种、施肥、收获、储运、草牧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它们可以被大数据平台一一记录在案并随时查询,用来指导草原生态修复,服务于农业和畜牧业。

据了解,到2017年为止,蒙草生态大数据平台已积累图片近40万张、数据逾200万条、文字超千万字。能够实现对一个区域生态平衡的动态监测,不需要再等到生态平衡已遭到破坏才进行修复、修补破损。

依托生态大数据,谋求向上游产业转型

蒙草生态是一家做生态工程的企业吗?答案是:以前是。现在的蒙草生态正处于转型之中。在如今种质资源有一定储备量、大数据平台“初露锋芒”的情况下,蒙草生态正在通过转型求变——从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者”,转变为生态修复解决方案提供者。

据蒙草生态相关人士介绍,生态大数据等“独角兽”专业公司,正在承担着改变蒙草生态付费模式及客户结构的新使命。

2018年半年报中,蒙草生态特别提到了这一点,“公司确定将快乐小草、生态大数据、矿山修复、土壤修复、草原修复等原有的业务板块孵化成为专注生态技术和产品领域的公司,进行更为深入和细分的生态产业建设”。

蒙草生态执行总裁高俊刚表示,蒙草生态希望能够将旗下子公司分别培育成一个个“独角兽企业”,让人们更具象地看待蒙草的竞争力。比如内蒙古蒙草草原生态修复有限公司——草原修复和荒漠化治理、内蒙古蒙草矿山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矿山修复和环境治理、内蒙古蒙草土壤修复与盐碱地改良科技有限公司——盐碱地改良和土壤污染修复、北京快乐小草运动草科技有限公司——运动草坪及节水绿地建植等。

高俊刚称,“若以差异化和‘独角兽’的概念重新解读蒙草,蒙草未来将会是一家靠数据驱动的公司,以种质资源及大数据精准修复体系构建核心竞争力,成为上游控制方——把控数据、方案、技术、种子、资源等,即由蒙草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水土、地域环境及生态体系等,提供因地制宜的生态治理综合解决方案”。

可见的是,蒙草生态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并维持主营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时,在环保市场发展渐趋活跃的风口上,蒙草生态将生态修复与大数据等交相呼应,其旗下的“独角兽企业”或许能够在将来给行业带来一些想象空间。


本文来自:野马财经微信公众号

BY/

本期选稿:冶华

编辑排版:  伊楠


推荐阅读:

资本圈地可以休矣,环保业应回归技术驱动的正道

愁云笼罩的上半年,唯有环境监测春光灿烂

环境企业50强出炉,国企称霸的环保产业究竟有多强?


生态资本论入驻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